关于开展2025年度温州学视频申报社科普及课题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08日 18:40 浏览:

         为持续深化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统筹加速文化+科技深度融合,推动温州学成为有影响力的地方显学,打造世界的温州文传引领之城。现决定面向社科工作者及有关单位开展2025年度温州学视频申报社科普及课题的工作。

一、课题说明

         课题类型为温州市社科联年度科普课题,立项等级为市级规划课题(自筹)。课题采取以成果追加立项模式,对事先未立项但取得实际应用效果的优秀成果,经市社科联党组研究确定后,择优予以追加立项并立即结题。

二、课题要求

(一)选题范围

        聚焦温州学核心内涵,从理论、历史、时代、世界的坐标,深刻把握何以是温州的深层逻辑、何以为温州的基因密码、何以强温州的精神轨迹、何以兴温州的多元开放,进一步把准温州学的历史方位和时代价值,课题以数字技术赋能文化创新,创作兼具学术价值与社会传播力的作品。

(二)作品形式

         以视频呈现,时长原则上不短于2分钟,分辨率建议不低于1920×1080。申报作品需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方法进行创作,鼓励但不限于以下形式: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设计(VR/AR)、数字交互等,传统创作手法与数字技术结合应用的作品亦可申报。

(三)原创性要求

         作品需保证原创性,严禁抄袭行为。若使用第三方技术工具或平台(含各类AI工具),申报人须严格遵守该技术提供方的用户协议及授权范围;涉及真人肖像、知名IP、商业标识等元素时,须确保已获得合法授权或符合法定使用情形;使用开源技术方案时,应遵守对应的开源协议规定。

         凡正式发表的市社科联科普课题成果,其著作权归属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办理,市社科联对成果可优先免费使用,包括但不限于授权线上线下展映、学术研究、公益宣传等。授权范围涵盖信息网络传播权、放映权及改编权(仅限剪辑字幕等必要修改),创作者保留署名权及作品完整权。

三、成果验收标准

满足以下条件的申报作品,由市社科联组织评定:

(一)基本条件

         1.史实准确性:作品中涉及的历史事件、人物事迹、文化符号等,须与权威文献记载一致。

2.内容创新性:通过独特视角、新颖形式或技术突破等方式,打破传统模式,使内容具备差异化、吸引力和价值提升的特质。

3.课题标识规范性:视频作品须在片头、片尾或画面显著位置添加统一标识,标注温州市社科联社科普及课题成果字样,字体清晰可见,且与视频内容协调不冲突。

4.传播影响力认可:作品需在主流新媒体平台形成现象级传播效应(如微信视频号、哔哩哔哩、抖音等),单平台浏览量(播放量)5万以上、全平台浏览量(播放量)10万以上,需提供传播数据报告及佐证材料。

(二)优先条件

          申报作品须满足以下至少一项条件,可优先考虑:

         1.平台展播认证:作品在市级及以上主流文化传播平台展映(市级平台仅限温州市社科联),其中省级及以上平台包括学习强国总平台、央视频、新华网、科普中国、人民视频等,需提供播出证明;

        2.赛事获奖认定:作品获得市级及以上数字媒体创作相关大赛三等奖及以上奖项(市级赛事仅限于温州市社科联组织的赛事)其中省级及以上赛事主办方应为省级及以上政府部门及直属单位省级及以上学会,需提交获奖证书官网发布赛事通知的完整截图,并含主办方信息。

四、申报要求

(一)以个人或单位名义申报,以单位名义申报的,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应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或企业。

(二)课题成员不超过3人(包括课题负责人),申请人同年度原则上只能立项1项申请课题。

(三)请课题负责人扫码填写申报信息登记表,并将课题成果及佐证材料发送至市社科联邮箱wzsklxx@163.com。该课题常年申报、定期立项,20251031日前完成本年度的课题申报。联系人:陈玟璇;联系电话:0577-88966099







2025年度温州市社科普及课题申报信息登记表




参考资料温州477位历史名人和54张文化名片



科研处

202548